Skip to main content

Unfortunately we don't fully support your browser. If you have the option to, please upgrade to a newer version or use Mozilla Firefox, Microsoft Edge, Google Chrome, or Safari 14 or newer. If you are unable to, and need support, please send us your feedback.

Elsevier
Publish with us
Article

2024「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最新發布-臺灣排名維持 19,增至 1,700 多位學者入榜

September 26, 2024

近日由史丹佛大學的專家們透過 Scopus opens in new tab/window 的學者檔案發布最新的 2024「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World’s Top 2% Scientists 2024) opens in new tab/window」,分為「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1960 - 2023) opens in new tab/window」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opens in new tab/window」兩個榜單,藉以衡量學者的長期及近期的研究影響力。資料來源與擷取時間為 Scopus 資料庫 2024 年 8 月 1 日,引用次數採計至 2023 年底,統計數據時間範圍為 1960 - 2023 年。評分依據仍沿用去年的六種關鍵指標形成綜合分數,著重於學者的整體引用影響力及作者貢獻度:

  1. 總引用次數

  2. Hirsch h-index

  3. 共同作者修正的 Schreiber Hm-index

  4. 單獨作者的引用次數

  5. 單獨或第一作者的引用次數

  6. 單獨、第一或者最後作者引用次數

今年入榜重點

  • 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學者入榜人數增加 6%,而臺灣入榜人數增加 5%。

  • 全球「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學者入榜人數增加 6%,而臺灣入榜人數減少 1%。

  • 以全球「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來看,針對前 20 名入榜人數的國家,中國、印度、韓國成長率和去年相比成長幅度皆超過 10% ,成長幅度位居前三名。

  • 以「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入榜人數來看,針對前 20 名入榜人數的國家,中國、印度成長率超過 10%,和去年相比成長幅度為第二、三名。成長幅度第一名為沙烏地阿拉伯(22%)。

  • 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臺灣除了在地球與環境科學、數學與統計、歷史研究學科的人數和去年相比持平之外,其他學科學者入榜數皆成長。前五名為臨床醫學、工程、資訊與通訊技術、社會科學農業、漁業與森林、公共衛生與服務。臨床醫學人數增加最多從 273 人增加到 313 人,增加 90 人。漁業與森林、公共衛生與服務並列第五,增加 6 人。

  • 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臺灣在臨床醫學增加人數最多,從336 人增加到 357 人,增加 21 人。社會科學、公共衛生與服務分別增加 8人和 5人。經濟與商業、地球與環境科學、數學與統計、建築環境與設計、傳播與文字研究,分別增加 1人。工程和歷史研究兩個學科為持平。其他領域則都下滑,下滑最多為物理天文,從124人降到107人,減少17人。

全球終身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學者數皆較去年增加 6% ,臺灣在終身排行增加 5%、年度排行下滑 1%

本次發布的 2024 年版本,分析團隊係依據 Scopus 作者檔案篩選出具有研究發表產出的學者,全球研究者人數從去年的 960 萬名科學家增至 1,025 萬,「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從 20.4 萬多人增至 21.7 萬多人,增長率約 6%。「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從 21萬多人增加到 22.3 萬多人,較去年增長率約 6%。美國在今年「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皆位居第 1。中國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位居全球第 4,但「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位居世界第 2。臺灣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入榜數名列第 19 ,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則位居第 23。中國、印度、韓國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皆高於「2024 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今年臺灣共有 1,759 位學者上榜「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進榜學者數比去年增加了 5%,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有 1,407 位學者上榜較去年減少 1%。

註: 此世界地圖顯示今年「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和「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的入榜學者數 , 而箭頭代表今年和去年的人數比較,綠箭頭代表成長,反之紅箭頭代表下滑。

臺灣入榜領域以應用科學占比最多,其次為健康科學

就整體學科領域涵蓋範圍,區分為應用科學、健康科學、自然科學、經濟與社會科學、人文與藝術五大領域,共有 22 個主學科及 174 個子學科。臺灣不論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或是「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應用科學入榜人數最多,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共 964 位,占 55%,而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應用科學入榜人數最多,有 577 位,占 41%。占比第二為健康科學,入榜人數為 437人,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佔有相當大的比重 (31%)。

在今年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臺灣有 17 個學科入榜;而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臺灣的入榜學科數為 18 個,兩者的差別在於心理學與認知科學。 「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入榜超過百位學者的學科依序為工程、臨床醫學、資訊與通訊技術、致能與策略技術、物理天文及化學,共占臺灣入榜的 86%。「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入榜超過百位學者的學科依序為臨床醫學、工程、資訊與通訊技術、致能與策略技術、物理天文,共占臺灣入榜的 71%,皆隸屬於應用科學、健康科學及自然科學領域。與去年入榜人數相比成長最高的是臨床醫學,今年「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從 273 增加到 313 ,成長了 40 人,而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從 336 增加到 357 ,成長了 21 人。此外「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入榜人數多於「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之學科依順序為臨床醫學、經濟與商業、社會科學、公共衛生與服務、心理學與認知科學、傳播與文字研究。

臺灣排名前 2% 最具影響力科學家最多的前 25 所大學

以下列出今年度「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臺灣篩選入 Top 2% 學者最多的前 25 所大學,以及該校之「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的入榜學者數。相較於去年,今年度「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中有 17 家學校入榜學者數有增加,普遍仍以國立大學有較多以及增加的影響力學者,而其他科技大學、醫學大學及私立大學均有學校上榜。大部分學校今年的「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多於「2024 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的人數。以下標粗體的學校則表示「 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多於「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人數。

註:此統計數字以 2024 公布之「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為依據,再加上「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此外資料經整併誤植到其他國家的學校,並排除來自醫院、研究機構、企業的研究人員;醫學大學人數計算不包括附設醫院或附屬醫院,慈濟大學已和慈濟科技大學合併。有些單位在榜單上僅顯示學院層級,經手動查詢學校名稱,已合併到該校人數中;名次並列學校以「2024 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入榜研究者數比去年成長量之降冪排序。

*綠色代表「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2024 入榜學者數大於 2023入榜學者數 *橘色代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2024 入榜學者數大於 2023入榜學者數 *數字粗體代表「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入榜學者數大於「終身科學影響力排行榜 」入榜學者數

「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關鍵指標解析

Scopus 作者檔案 - 追蹤長期研究影響力及作者貢獻度

以 2023 年諾貝爾獎生醫獎得主 Katalin Karikó  opens in new tab/window生物學家為例,從學者的 Scopus 作者檔案 opens in new tab/window,一覽其總論文數、總引用次數、Hirsch h-index之長期綜合研究表現,以及歷年來文獻發表和引用變化,是否仍持續被近期論文引用,還可了解發表論文在 SDG 上的分布,以及國際合作與產學合作的論文發表占比,並進一步了解發表論文在不同作者發表位置下的引用及影響力,在最近的追蹤研究活動中,可瞭解該學者近年聚焦之研究主題、預印本及贊助研究計畫。

作者序貢獻度分析 & SDGs 影響力分析